已經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西方反華勢力的壓力和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全國煉鐵工作者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創造了非凡的戰績;實現了全球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全國生鐵產量8.8752億噸同比增長4.3%,達歷史最高水平,占全球生鐵產量的69%;全年生產原礦8.87億噸,折成鐵精粉2.71億噸,較2019年增長1.88%;2020年進口鐵礦粉11.701億噸,同比增長9.5%,進口礦價平均為101.65USD/t,價格同比增長7.2%,進口鐵礦石數量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71%。
已經過去的2020年在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我國經濟快速復蘇,帶動了鋼鐵需求增長,促進了鋼鐵生產超歷史水平,為下游行業復工、復產和國民經濟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2020年我國經濟唯一正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已經過去的2020年我國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寶武集團先后重組太鋼、托管中鋼,入主重鋼,年產億噸鋼鐵的寶武集團正式誕生,像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鋼鐵之林,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集團。這一年229家鋼鐵企業實現了超低排放,6.2億粗鋼產能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眾多優秀鋼鐵企業以最快速度環保全面達標,為我國乃至全球鋼鐵工業的綠色發展樹立了標桿。
已經過去的2020年工藝技術到裝備科技創新不斷創成效,由鋼鐵行業系統的企業高效和科研院所獨立完成或參與完成的10項重大科技成果過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
已經過去的2020年國家標準對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得到了明顯的強化,《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的制定和發布,提高了我國鐵資源保障能力,擴大了鐵素資源共計緩解了鋼鐵生產總資源安全。
已經過去的2020年我國廣大煉鐵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原燃料價格巨漲的困難條件下,堅持精料方針強化爐內操作,用高溫高素養和高電壓的結交條件,高爐主要操作指標刷新了多項歷史記錄:福建三明閩光煉鐵廠420m3和1800m3高爐分別創造了473.33kg/t和487.61kg/t的低燃料比新紀錄,梅鋼、太鋼、首鋼遷鋼和華菱漣鋼煉鐵廠入爐礦品位達到了高于59%的水平;萊鋼銀山型鋼煉鐵廠和廣西北部灣新材料初煉廠的爐渣MgO/A12O3達到了0.42的先進水平;太鋼煉鐵廠創造了1242℃高熱風溫度;包鋼集團稀土板材煉鐵廠創造了53.45%的煤氣利用率歷史記錄;萊鋼集團銀山型鋼煉鐵廠燒結礦的MgO降低到了1.16%和1.12%的先進水平,梅鋼煉鐵廠創造了1.35%燒結礦和氧化鎂含量記錄,唐山德龍鋼鐵煉鐵廠等多家企業的休風率創造了低于0.5%的高水平記錄。